为进一步增强经开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构建起统一指挥、反应迅速、协调有序、专兼结合的应急响应机制,确保火灾事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预防与扑救,最大程度保障职工和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4月17日,一场集“理论讲解、实操演示、情景模拟”于一体的三维立体式安全培训演练在经开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火热开展。
微型消防站培训:筑牢灭火前沿防线
“微型消防站虽规模不大,但它身处火情应对的最前线,必须做到‘秒级响应’。”演练开始前,经开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邀消防专家,为微型消防站成员及应急救援各小组成员开展现场培训。消防专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讲解了初期火灾扑救的“黄金三分钟”法则,详细阐述了不同火情的科学处置流程,并现场演示了消防水带快速连接等关键“救命技能”。专家的讲解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微型消防站在火灾防控中的重要作用,为应对初期火灾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和技能支撑。
消防设施培训:掌握灭火关键技能
此次培训专门组织了2024年度新进职工及各科室安全员参加消防设施操作培训。培训现场,消防专家采用边操作边讲解的直观教学方式,严格按照规范流程,细致演示了消火栓、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专家的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每一句讲解都清晰明了,确保每一位参训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消火栓的操作技能。通过此次培训,大家为保障患者生命财产安全增添了一份坚实的技能保障。
失能、半失能人员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检验应急实战能力
演练模拟场景设定在经开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大楼五楼病区。512病房内,因患者充电器老化引发火灾,火势迅速蔓延。病房责任护士作为最先发现火情的人员,迅速反应,立即使用灭火器进行初期灭火。然而,由于火势过于迅猛,初期灭火未能成功。
当班护士当机立断,按下手动报警装置。护士站值班人员迅速拨打院内消防控制室电话,并向病区护士长汇报。护士长接到火情报告后,立即按照应急流程逐级汇报。中心主任毛洪在得知情况后,迅速启动失能、半失能人员消防应急疏散预案,有条不紊地协调各个工作小组成员开展疏散工作。整个疏散过程紧张有序,各小组密切配合,充分展现了应急响应机制的有效性。
总结与思考:持续提升安全保障水平
演练结束后,经开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毛洪进行了总结点评。他指出,本次安全生产培训演练进一步强化了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有效提高了大家的应急技能。各应急疏散小组积极参与、密切配合,演练达到了预期效果。
毛洪主任强调,经开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设爱心护理院,病区内有许多需要特别关注的住院患者。在面对灾难时,必须将患者安全放在首位,始终把预防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要深刻汲取长峰医院火灾事故和河北承德隆化县养老机构火灾事故的惨痛教训,不断增强个人安全意识。从门诊到住院部,要向患者及其家属深入宣传安全的重要性,扎实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同时,要确保消防安全设施的硬件保障到位,定期开展消防设施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强化消防安全培训,为消防安全工作的有效落实提供有力保障。
下一步,经开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持续加强消防安全培训演练,时刻保持警惕,共同守护生命通道,为全体职工和患者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