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经开区社会保障和卫生健康局秉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聚焦主责主业,深化社会救助改革,优化社会事务管理,提升儿童福利水平,推进专项整治行动,筑牢安全发展底线,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与成效。
一、聚焦基本民生,助力救助精准高效推进
(一)精准落实兜底政策。深入开展社会救助领域综合治理,严格组织核查“人情保”“关系保”,杜绝“错保”“漏保”,整治社会救助不到位问题,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持续做好低收入人口、残疾人两项补贴对象和困境儿童的精准识别与动态管理,规范开展审核认定,足额发放各项保障资金。截至6月,累计保障困难对象701人,发放保障金约408.3万元,动态管理低保边缘家庭128户215人。
(二)深化临时救助效能。上半年共为61户154人发放临时救助金约41.96万元,其中救助非本地户籍人员32人。成功办理非常州户籍“慈善+临时救助”联动救助13例,拓展救助资源渠道。
(三)强化特殊群体保障。持续提升残疾人两项补贴精准化管理水平,截至6月,精准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521人,护理补贴1719人,累计发放金额约829万元。截至6月,全区在册困境儿童256人,为205名符合领取补贴条件儿童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约151.58万元。
(四)纵深推动救助服务。3月初在遥观镇发布全区首批服务类社会救助项目,投入资金20万元,围绕就业帮扶、心理疏导、儿童关爱、健康管理、社会融入五个领域,为特殊困难群体打造立体化帮扶体系,相关经验获省民政厅推广。全区开发与实施项目26个,计划投入资金95万元,推动实现服务内容系列化。结合实际将服务范围适当扩大到困境儿童、困难残疾人和非本地户籍遇困人员,全力营造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参与服务类社会救助的良好氛围。
二、优化专项服务,社会事务管理规范有序
(一)清明祭扫服务保障全程稳控。全区累计接待祭扫群众约54.12万人次,疏导车辆约13.26万辆次,未发生安全事故或重大舆情事件。建立“无人机巡查+智能监控”立体防控体系,对8大经营性墓区实施全域航拍10次,实时回传人流密度、热源分布等数据至镇指挥中心,实现隐患秒级响应。举办“清明寄相思 文明续薪火”2025“清风计划”发布仪式,组建由党员干部、村(社区)干部、青年志愿者构成的“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营造绿色文明氛围。发布清明祭扫倡议书,公布全区51家公益性殡葬服务机构的地址定位、电话等基础信息,便于群众了解咨询。
(二)婚姻登记服务便捷温馨。经开区婚姻登记服务中心高效规范运行。上半年共办理结婚登记966对,离婚申请351对(发证228对),补领(办)证件131对。持续提供婚姻家庭辅导1295对,劝和、缓离33对。宣传贯彻新修订《婚姻登记条例》,全面落实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和“一件事一次办”。举办“爱满经开”特邀颁证师服务13场,开展“东方爱绵长 新规护启航”新规团体辅导,组织20余名青年开展社交沙龙等特色活动,进一步提升服务温度与婚育文化引导力。
(三)精神康复与儿童保护阵地全覆盖。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一站一特色”品牌效应持续彰显,全区4家德康驿站规范化运行,服务康复对象1083名(其中长期驻站125名),开展康复活动180场,走访回访2817人次。横林、遥观2家德康驿站列为“通过2024年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打造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点”。新建戚墅堰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全区6家未保站,实现镇(街道)未保站全覆盖,切实做好困境儿童关爱保障服务工作,开展多样化、系列化活动278场,服务儿童2817人次。
三、强化培育监管,社会组织管理提效增质
(一)年检工作高效落实,夯实基础。印发2024年度社会组织检查通知,明确流程标准。截至6月,110家社会组织参检,89家完成年检,同时,将发现财务记录不完整等问题列入整改台账,由科室“一对一”指导限时整改,推动社会组织规范运行意识提升。
(二)公益创投项目精准落地,释放效能。印发2025年度公益创投项目开展通知,经需求调研、路演评审,立项公益项目6个,覆盖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关爱及其他公益服务领域,所有项目均已按计划启动实施。
(三)社会组织培训扎实开展,提升能力。开展2025年度社会组织综合能力培训,涵盖规范化管理、财务管理、项目宣传等方面,53家社会组织负责人参加培训。开展“红社聚力•经彩同行”学习活动,通过实地参访社会组织,交流经验,进一步提升社会组织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深化地名管理,区划地名服务稳步提升
(一)规范命名采集机制,夯实乡村地名基础。组织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印发2025年经开区“乡村著名行动”工作计划、经开区街路巷命名更名规范等文件,推动“乡村著名行动”覆盖全区各镇村、社区,规范地名命名流程,常态化采集更新地名,完善地名管理体系,今年以来,已命名道路32条,设置道路地名标志156块,采集地名上图39个。
(二)深化地名文化评定,赓续历史文脉。组织开展地名文化遗产评定工作,印发2025年地名文化遗产评定工作通知,联合相关职能机构及地名专家学者评审,已筛选10条地名拟列入经开区第三批地名文化遗产名录,并从中择优申报市级地名文化遗产。
(三)强化地名标志管护,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地名标志的设置和维护工作,印发地名标志巡检工作通知,组织镇(街道)开展地名标志摸排工作,针对发现问题进行分类整理,逐一落实整改,确保地名标志的准确、清晰、完好,进一步提升地名公共服务水平。
下一步,经开区社会保障和卫生健康局将持续做好社会事务领域各项工作,持续兜牢民生保障底线,以工作力度提升民生服务温度,推动经开区民政工作更上新的台阶,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