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经开区社会保障和卫生健康局以“民生为本、安全为基、创新为翼”为主线,聚焦四大核心任务,精准发力、攻坚克难,在提升服务效能、扩大保障覆盖、筑牢安全底线、破解民生难题等方面交出暖心答卷。
精准发力优服务,筑牢民生幸福基石
深化社银合作“就近办”。深耕“社银合作”项目,扎实推进“就近办”合作网点延伸,积极与区各相关合作网点对接,完成2024年底新增的10家江南银行网点授权确认工作。目前经开区设有基础服务网点19家,优质服务网点1家,可为附近企业群众办理6大类40项业务。
精细做好退管工作。围绕市级要求,通过问卷调查、社区座谈等方式,收集退休人员需求,创建“经彩·拾光”的退管服务品牌。联合老年大学、文体协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搭建退管工作合作平台,招募组建退休党员、文艺骨干首批志愿者队伍约50人开展银龄宣传服务工作。
攻坚克难扩覆盖,夯实民生保障压舱石
巩固提升参保质效。聚焦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对接税务部门,更新全民参保智慧管理系统扩面资源库和省系统“数字找人”扩面资源库,上半年全区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职参保人数17.9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6.11万人,做到精准扩面、规范征缴。
扎实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困难群体政府代缴各项政策规定,主动对接民政、残联等相关部门,增加数据共享频次,积极做好全区困难群体政府代缴人员信息管理,保障困难群体社保代缴政策精准落实、应享早享,为444名困难人员进行居民养老政府代缴。1月起,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从每人每月提高至515元。目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22万人,其中参保缴费人员4413人、领取待遇2.76万人。
抓牢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完成9个征地项目保障对象的信息审核及社保核查工作,积极协调软件运营部门及银行部门,将被征地存量业务涉及5个项目339名失地人员全部纳入常州金保系统,实现了全区被征地农民存量业务的独立经办和结算,完成681名沪武高速常州段建设项目保障对象的待遇发放等保障业务,实现被征地农民社保业务“零跑路”。
多维联动强监管,筑牢基金安全防火墙
强化疑点数据核查。持续开展“社保+检察”跨部门联动追缴,推进各险种疑点数据筛查核查工作,追回违规养老保险待遇10笔27.84万元。常态化开展疑点数据核查工作,录入部平台失业金和失业补助金疑点数据118条,追回违规待遇10笔4.6万元;核查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与失业补助金重复发放疑点数据32条,追回违规待遇9笔7100元。全面开展参保缴费人员基础信息数据治理工作,核查并治理疑点数据17条,切实提高缴费人员基础信息数据质量。
严密组织警示教育。通过学习研讨、要情分析、谈话提醒、思想教育等专题活动,坚持把社保基金安全警示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将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结合起来、业务经办与警示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经办人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
破局立新探路径,构建维稳化解新范式
多管齐下,高效化解社保争议。全面梳理近两年17件未办结社保争议案件,制定调解计划,积极组织协商,对配合度低的企业,联合镇(街道)调查取证,依法开具整改指令,及时移交税务部门征收。优化协商机制,建立科室联办与“一案一告知”制度,定期分析研判案件,发布典型案例,实现从个案化解到源头治理。注重能力建设,加强对社保一线经办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紧跟政策更新,提升队伍专业素养与纠纷化解能力,为群众提供更优质高效的社保服务。
稳步推进,政策改革有序推进。积极响应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多举措推动政策落地。一方面,严格依照上级统一政策口径,精心组织6场政策培训,覆盖辖区内重点企业、乡镇(街道)等各层级,参训人员达600余人次,为政策执行筑牢知识根基。另一方面,贴心服务群众,印发4000份退休业务政策宣传折页,提供退休服务预先指导、档案提前受理、弹性退休政策主动告知等服务。
下一步,经开区将紧扣职能定位,深化社保业务建设,以更加严谨的工作作风、更加务实的工作态度,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为辖区企业、职工群众提供更加高效的社保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