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强化全民生态环保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8月15日下午,常州市生态环境局经开区分局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携手共建美好生态家园”为主题的全国生态日活动。来自社区的10组家庭和20名正衡中学的师生热情参与,他们用脚步丈量生态之美,用心感受绿色生活的魅力,共同开启了一场探寻生态奥秘的奇妙之旅。
探秘宋剑湖湿地公园,解码“水生态密码”
作为区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宋剑湖湿地公园历经四期系统性的生态治理工程,构建起了“陆生-湿地-水生-底栖”四位一体的协同共生体系,各部分相互协作,共同守护着这片水域的生机与活力。
在专业生态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穿行于芦苇摇曳的生态廊道,指尖划过清澈见底的湖水,聆听着“水下森林”构建、候鸟栖息地修复等生动故事,切身感受着这片再生湿地的蓬勃生机。
通过“科学清淤-生态拦截-植被修复”的综合治理模式,宋剑湖实现了水生态环境的蝶变:水体透明度突破1.5米,沉水植物覆盖率提升至80%,消失多年的桃花水母也重现湖中,这些被誉为“水中熊猫”的珍稀生物,见证着这片水域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
在互动体验区,大家化身“水生态医生”,化身水质检测“小医生”,手持PH试纸认真开展水质检测实验。当看到手中的试纸发生颜色变化,并对照标准卡确认水质呈中性时,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这种沉浸式科普体验,让“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水生态”的理念深入人心。
走进光大环保,揭秘“垃圾变形记”
提及垃圾焚烧发电厂,不少人脑海中或许会立刻浮现出刺鼻难闻的异味、肆意弥漫的烟尘,以及那脏乱不堪的景象。然而,在常州经开区,却有一座完全颠覆了人们传统认知的“神奇”垃圾发电厂——光大环保能源(常州)有限公司。它宛如一位忠诚的卫士,默默守护着“经开蓝”的纯净;又似一座温馨的“城市客厅”,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融入城市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是中国首座建在城市社区内的“邻利工厂”,实现了无围墙、全开放、超低排放,还贴心配套建设了一系列便民惠民设施。
走进环保展厅,沿着沉浸式的垃圾焚烧发电参观路线前行,大家仿佛开启了一场探索垃圾“重生之旅”的奇妙旅程。在这里,垃圾从收集、运输,到最终焚烧发电、实现资源化利用的全过程,都被系统而生动地呈现出来。通过这一参观体验,人们得以科学地认知垃圾“变废为宝”背后所蕴含的奥秘,深刻体会到科技的力量和环保的重要性。
环保课堂开讲,干货知识入脑入心
作为守护“经开蓝”的环保先锋,光大环保每年通过高效处理30万吨生活垃圾,创造出一组令人震撼的生态数据:1亿度清洁电能点亮万家灯火,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城市的夜晚;相当于替代4万吨标准煤,减少了大量煤炭燃烧带来的污染;更助力区域减少1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这相当于种植了500公顷森林一年的碳汇能力,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环保课堂上,专业讲师通过动态数据可视化展示,生动形象地讲解了垃圾焚烧发电的核心技术原理。“生活中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有哪些?它们从哪里来,又会对我们和环境造成什么影响?”讲师抛出的问题引发了孩子们的热烈讨论,大家踊跃举手回答,在互动问答中,环保知识如春雨般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深深镌刻在每个人的脑海里。
玩转“绿色智慧”,趣味互动欢乐多
如何将受到污染的水净化?带着这个疑问,一场别开生面的水净化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如火如荼地进行。细沙、活性炭、陶沙、纱布……这些看似普通的材料,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污水经过层层过滤,奇迹般地变得清澈透明,仿佛经历了一场神奇的蜕变。这一过程,不仅让大家直观感受到了水的来之不易,更在心中播下了节水、爱水、护水的种子,让珍惜水资源的理念深入人心。
在充满欢声笑语的垃圾分类游戏区,参与者们通过投掷“垃圾分类沙包”的趣味方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速掌握了垃圾分类的知识与技巧。大家一边游戏,一边学习,将垃圾分类的理念牢记心中。而在紧张刺激的“两人三足环保知识答题赛”区域,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亲子组合、同学搭档齐心协力,迈着整齐的步伐冲向答题区,展开了一场紧张激烈的头脑风暴。他们用智慧和团队合作,将活动气氛推向了高潮,也让环保知识在欢声笑语中得到了更好的传播。
从宋剑湖畔的碧波清流到光大环保的科技魔法,这场集“可触摸、可体验、可参与”于一体的绿色生态课堂,不仅让参与者们收获了满满的环保知识,更在欢声笑语与亲身体验中,将生态文明的种子深深植入每个人的心田。
展望未来,常州市生态环境局经开区分局将以“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为宗旨,持续打造“沉浸式+互动式”环保宣教新模式,让生态文明的种子在更多市民心田生根发芽,共同绘就“绿水青山映经开,蓝天碧水润民心”的生态画卷,为美丽常州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