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基本农田不能搞‘非粮化’,耕地‘非农化’更是红线碰不得,设施农用地的用途也绝不能随意改……”在经开区村级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巡回宣讲现场,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开区分局的工作人员正结合案例,向村民们清晰解读着田林保护的“规矩”。今年以来,经开区分局以构建自然资源“大执法”体系为契机,紧盯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林地“非林化”,将宣传的“触角”延伸至基层一线,以普法举措让依法用地理念深植人心。
巡回宣讲“送法到村”,让政策落地“看得见”
“以前总听人说要护耕地、护林地,但具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心里没个准谱,这次宣讲把法条融在案例里,一听就明白了!”参加完村级巡回宣讲的张姓组长感慨道。
为让耕地、林地保护的法律法规真正“沉下去”,经开区分局聚焦基层需求,面向村级开展依法依规用地巡回宣讲。宣讲中,工作人员既明确田林保护的具体范围,又突出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围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等核心法规,把“非粮化”“非农化”的危害及后果等关键内容,结合辖区内非法破坏占用耕地、林地的真实案例一一拆解,直观告诉基层群众和企业主“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今年以来,巡回宣讲已覆盖3个镇19个行政村,下发村级田林保护一张图57册,镇分管领导、镇综合执法部门干部、各村工作人员、重点企业代表等共计约340人参与其中,让政策在“面对面”的讲解中走进了基层的心坎里。
座谈对接“靠前服务”,将隐患排除“早一步”
“镇上有几处闲置地块想做光伏建设,担心踩了‘红线’,能不能给把把关?”“我们有几个项目的后续用地想提前规划,不知道哪些环节要注意?”在经开区分局执法监督科组织的项目用地服务座谈会上,镇(街道)建设管理部门、区属平台公司以及项目主体的代表直奔主题。
为将普法服务与实际需求精准对接,经开区分局主动“搭台”,对接区建管中心、平台公司、镇(街道)建设管理部门以及项目主体,定期召开依法依规用地服务座谈。通过提前倾听各方在用地中的困惑与诉求,分局能及时掌握潜在的违法违规用地隐患,并针对性地给出合规建议、做好处置预案,从源头为依法依规用地“打预防针”。今年1-6月份,分局已牵头开展依法依规用地服务座谈3次,共服务区、镇(街道)两级重点项目10个。
持续发力“凝聚共识”,让全民参与“更积极”
今年以来,经开区分局始终坚持“舆论引导+全民参与”的工作理念,在做深做细巡回宣讲、服务座谈强化“预防”的同时,持续开展面向基层网格员和人民群众的“田林资源流出有奖举报”政策宣传,通过镇村公告、宣传手册发放等渠道,广泛宣传举报范围、方式及奖励标准,鼓励群众对身边耕地非法占用、林地违规砍伐、“非粮化”等行为进行监督举报。上半年,分局已收到3宗属实举报,均迅速联合板块推动整改落实,让“早发现、早制止”的工作机制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经开区分局将持续深化巡回宣讲、服务座谈、有奖举报等既有举措,在优化宣传形式、延伸服务触角、激发全民参与上下更大功夫。同时,不断探索依法管地用地的新路径、新方法,稳步推动形成“人人懂法规、人人守红线、人人护资源”的全民参与新局面,切实维护经开区良好的用地用林环境,为构建规范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土地管理秩序筑牢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