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进一步提升基层应对灾害性天气的能力,按照上级总体部署,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和运行机制,保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运行,确保群众提前转移并妥善安置,现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联动机制。
一、工作目标
坚持属地管理,街道、社区分级负责、密切配合、科学安排,及时转移老幼等重点人群,妥善安置,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基本概况
戚墅堰街道位于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中心区域,下辖7个社区,素有“小上海”的美誉。戚墅堰为老城区街道,辖区面积小,约4.77平方公里,且被穿境而过的沪宁铁路、京杭运河一分为三,呈带状分布,居民区、人口分布密集。目前,街道户籍人口3.4万,常住人口4.8万。
三、组织机构人员名单及职责分工
为了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领导,保证人员转移工作有序开展,成立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联动工作指挥部。
总指挥:赖岩松 街道党工委书记
姜祖胜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副指挥:杨永清 街道人大工委主任
符敏霞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黄可人 街道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
刘晓莲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苏澄宇 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人武部部长
孙 传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蒋 燕 街道党工委委员、宣传委员、统战委员
毛文强 街道党工委委员、政法委员
蔡 蕾 街道综合保障中心主任
张 珂 街道派出所所长
成 员:王萌睿 综合办公室副主任(五级岗)
沈 伟 政法和社会工作办公室主任
周伟虹 社会事务办公室副主任(五级岗)
吴立峰 综合行政执法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
秦拥峰 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五级岗)
周 凯 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
陈靖羽 财政和资产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朱 琴 花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肖慧玲 花溪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曹 玉 站北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李 敏 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东方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兼)
陈苞芳 戚大街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方 雷 河苑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费 颖 圩墩社区党总支书记
总指挥工作职责:全面负责群众转移应急指挥和协调工作;根据紧急情况预警,发布人员转移、撤离指令;调集抢险物资和总动员;请示上级指挥部和调用抢险队伍及物资支援。
副指挥工作职责:负责组织防御区域、领域的监测巡查,掌握雨情、水情、灾情、险情动态;落实总指挥发布的防御、抢险、群众转移等指令。
成员工作职责:服从指挥部统一部署,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工作。
综合办公室:落实办理指挥部的命令、指示和批示;统筹协调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向上级指挥部提出相关工作建议;协调有关部门、单位做好预测、预警和预防工作;做好相关信息收集、整理、上报、对外发布工作。
政法和社会工作办公室:负责矛盾纠纷化解和隐患排查工作;协调解决群众提出的合理性建议,指导做好相关善后工作和监督检查工作;及时掌握相关情况,建立风险隐患台账,确保转移避 险工作的深入开展。
社会事务办公室:负责救灾、救济和捐赠资金、物资的接收、安排、发放、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组织救灾捐赠工作;承担自身无力克服因灾引起吃、穿、住、医等生活困难的灾民救济工作。
综合行政执法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根据工作部署做好街道灾情统计、汇总、上报工作;组织核查灾情;做好安全生产排查、检查、应急避险工作;组织人员和救援设备进行紧急抢险救援;协助上级部门进行灾害评估、评审,督促隐患整改落实,防止次生灾害危害发生;负责组织做好各居民住宅小区先期应急处置工作,组织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做好服务小区的应急救援任务;做好辖区内危房灾害性天气应急防范和处置工作。
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救灾救济物资的筹集和储备,做好救灾物资、专用物资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组织、指导、协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救援,加强灾害和事故现场的应急环境监测、协调电力抢修工作。
建设管理办公室:牵头防汛防旱、防御台风和强降雨灾害性天气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负责地质灾害、建筑物损害情况应急调查;做好受损房屋的规划建设;负责预警信息传播至街道在建工地;组织建设工地施工人员的紧急转移安置;加强排水管理;负责灾害性天气水情监测和水量调度;负责水利工程设施的除险、加固和修复;负责电力安全隐患排查,保证灾害性天气情况下电力供应。
财政和资产管理办公室:负责做好街道自有资产出租用于生产经营及储存使用领域的灾害性天气应急防范和处置工作;负责救灾资金的筹集、调度、管理和监督,确保救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街道派出所:负责做好或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秩序维护工作;负责组织力量现场接待群众,向参与群体性事件人员做好宣传、解释、疏导和政策性解释、答复工作。
各社区:坚决执行指挥部的命令、指示,维护政治社会稳定;做好风险隐患排查和灾前预警信息提示,落实各项防灾减灾及预防措施;做好先期应急处置工作,第一时间组织力量抢灾救灾;宣传、组织、动员群众参与应急救援任务和开展生产生活自救;安置、安抚受灾群众,保障受灾群众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做好相关信息收集、整理,及时核实、报告受灾情况,向指挥部提出工作建议;协助有关部门、单位做好监测、预警和预防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单位做好防疫、消毒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单位做好救灾、救济物资的分发、资金的安排使用;完成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四、预警传播及分级响应
(一)预警传播
常州市气象局、区减灾办、区防办等发布灾害性预警信息后,迅速传播,并按照预警信息级别采取不同的响应措施。根据收到的灾害性天气蓝色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分别对应Ⅳ级响应、III级响应、II级响应、I级响应四个响应级别。
(二)分级响应
1. IV级响应
街道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联动工作小组办公室收到蓝色预警信息后,通过电话、微信群等将预警信息传播至联动工作小组成员;工作小组成员按照职责与分工,通过电话、微信、应急广播等方式将预警传播至行业和社区,提醒密切注意防范;掌握天气趋势,及时上报信息。
2.III级响应
街道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联动工作小组办公室收到黄色预警信息后,通过电话、微信群等将预警信息传播至联动工作小组成员,社区灾害信息员;工作小组成员、灾害信息员按照职责与分工,通过电话、微信、应急广播、上门走访等方式将预警传播至行业和社区,组织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社区落实结对帮扶制度,提醒老旧房屋和脆弱人群注意防范,做好转移准备;各社区、各部门加强值班值守,前置救援队伍和物资。
3.Ⅱ级响应
街道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联动工作小组办公室收到橙色预警信息或即时天气情况已构成现实危险的,通过电话、微信群等将预警信息传播至联动工作小组所有人员;工作小组所有人员按照职责与分工,通过电话、微信、应急广播、上门走访等方式将预警传播至行业和社区;社区落实结对帮扶制度,组织老旧房屋和脆弱人群按预定路线撤离至就近安置点,做好避险转移;联系社区领导下沉对应社区;核查转移避险情况;各社区、各部门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前置救援队伍、志愿者队伍和应急物资;总指挥每隔12小时开展1次工作调度;部门及社区将预警信息接收、传播、防范措施和避险转移情况上报街道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联动工作小组办公室,街道统一上报区减灾办。
4. I级响应
街道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联动工作小组办公室收到红色预警信息或即时天气情况已构成现实危险的,通过电话、微信群等将预警信息传播至联动工作小组所有人员;工作小组所有人员24小时值班值守,按照职责与分工,通过电话、微信、应急广播、上门走访等方式将预警传播至行业和社区;社区加强集中安置点管理;联系社区领导下沉对应社区;核查转移避险情况及集中安置点管理情况;街道、社区前置救援队伍、志愿者队伍和应急物资,特别是医疗救援保障到位;联动工作小组组长每隔6小时开展1次工作调度,确定需上级支援情况;部门及社区将预警信息接收、传播、防范措施和避险转移情况上报街道强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联动工作小组办公室,街道统一上报区减灾办。
五、人员转移安置和信息报送
(一)人员转移
常态下,各社区根据附近广场、社区居委会、学校等安全场所的位置分布实际,建设管理好应急避难场所,按照就近原则规划制定疏散方案,并将转移路线、紧急信号、安置区、警示牌等避险转移信息告知每户群众,充分做好应急避险准备工作。立足于常见的气象灾害,加强物资储备,强化集中安置点的管理,“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不备”。
各社区应同时建立应急联动机制、避险转移方案和风险隐患清单,摸查辖区内老旧房屋和脆弱人群底数,建立转移避险人员清单与结对帮扶机制,并定期更新。转移避险人员清单包括帮扶人与被帮扶人基本信息、转移地点等情况。
应急状态下,各社区、各部门根据预警类型、级别组织人员做好避险转移。转移遵循应转尽转、应转早转的原则,对不服从转移命令的人员采取强制转移措施,实行避险转移工作责任制,分工到人。
(二)人员安置
动员转移人员采取投亲靠友等方式安置,并将转移去向汇报社区。无法投亲靠友的人员,各社区统一安排至集中安置点,并对需集中安置情况进行登记。在预警信号解除前,被转移人员不得擅自返回原处。加强集中安置点管理,保障基本的生活,防止人员返回。
各社区应同时建立应急联动机制、避险转移方案和风险隐患清单,摸查辖区内老旧房屋和脆弱人群底数,建立转移避险人员清单与结对帮扶机制,并定期更新。转移避险人员清单包括帮扶人与被帮扶人基本信息、转移地点等情况。
应急状态下,各职能办公室、各社区组根据预警类型、级别组织人员做好避险转移。转移遵循应转尽转、应转早转的原则,对不服从转移命令的人员采取强制转移措施,实行避险转移工作责任制,分工到人。
(三)信息报送
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发布后,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联动工作 小组人员电话保持24小时畅通,做好预警预报、通讯联络、防范措施、应急处置和信息上报。紧急信息报送要求重点突出,包括气象情况,已采取的防范措施、是否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初步处置情况等,对灾害处置的新进展、新情况要及时续报。
六、工作要求
1.对于预警信息发布要多渠道、全覆盖,避险转移工作要高度重视,充分准备,认真组织,确保疏散行动有条不紊,临危不乱。
2.各职能办公室、各社区要服从指挥,听从命令,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各种命令和规定,不得各行其是。
3.各职能办公室、各社区要严格落实避险转移安置的准备工作以及值班值守工作职责;责任人员、运输车辆全天待命,随时启动。
附件:戚墅堰街道救灾救援物资装备清单
戚墅堰街道办事处
2024年10月14日
附件
戚墅堰街道救灾救援物资装备清单
序号
|
物资装备名称
|
配备数量
|
储存位置
|
1
|
水泵(6寸)
|
10台
|
防汛仓库(5号)
|
2
|
水泵(8寸)
|
3台
|
防汛仓库(5号)
|
3
|
发电机(DSP800D500W)
|
5台
|
防汛仓库(5号)
|
4
|
水管(6寸)
|
若干
|
防汛仓库(5号、7号)
|
5
|
水管(8寸)
|
若干
|
防汛仓库(5号、7号)
|
6
|
电缆(450V-750V)
|
300米
|
防汛仓库(5号)
|
7
|
铁丝
|
100公斤
|
防汛仓库(5号)
|
8
|
蛇皮袋
|
12300只
|
防汛仓库(7号)
|
9
|
土工布(4*25米)
|
15袋
|
防汛仓库(5号、7号)
|
10
|
土工布(4*30米)
|
4袋
|
防汛仓库(5号、7号)
|
11
|
手电
|
4只
|
防汛仓库(7号)
|
12
|
充电器
|
1台
|
防汛仓库(7号)
|
13
|
撬棍
|
8根
|
防汛仓库(5号)
|
14
|
铁锤
|
4只
|
防汛仓库(5号)
|
15
|
小推车
|
6辆
|
防汛仓库(7号)
|
16
|
电瓶
|
2台
|
防汛仓库(7号)
|
17
|
安全带(0.05*125米)
|
5卷
|
防汛仓库(7号)
|
18
|
雨衣
|
5件
|
防汛仓库(7号)
|
19
|
救生圈
|
20只
|
防汛仓库(7号)
|
20
|
救生衣
|
50件
|
防汛仓库(7号)
|
21
|
充气船(4人)
|
6艘
|
防汛仓库(7号)
|
22
|
铁锹
|
68把
|
防汛仓库(5号)
|
23
|
汽油桶(小)
|
7个
|
防汛仓库(5号)
|
24
|
汽油桶(大)
|
1个
|
防汛仓库(5号)
|
25
|
液压推车
|
1辆
|
防汛仓库(7号)
|
26
|
充电式强光灯(T25B-12000W白光)
|
3只
|
防汛仓库(7号)
|
27
|
充电手提投光灯
(1202白光)
|
3只
|
防汛仓库(7号)
|
28
|
卡箍
|
若干
|
防汛仓库(7号)
|
29
|
工具箱
|
2套
|
防汛仓库(7号)
|
30
|
工具包
|
2套
|
防汛仓库(7号)
|
31
|
电箱
|
10只
|
防汛仓库(5号)
|
32
|
电线(100米)
|
3捆
|
防汛仓库(5号)
|
33
|
潜水排污泵(2寸)
|
10台
|
防汛仓库(5号)
|
34
|
潜水排污泵(4寸)
|
10台
|
防汛仓库(5号)
|
35
|
挡水板
|
100只
|
防汛仓库(5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