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 > 走进经开区 > 投资经开区 > 招商引资 > 内容
 
再添“国字牌”!
发布日期:2025-02-09    来源:经开区  浏览次数:  字号:〖
 

近日,国家工信部公布了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

常州经开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绿色工业园区是指工业企业绿色制造、园区智慧管理、环境宜业宜居的工业集聚区,是绿色发展理念在工业领域的直接展现。

抢抓“双碳”机遇,坚持向绿而行。近年来,常州经开区积极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模式,以“含绿量”提升“含金量”,走出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从天空俯瞰中车戚墅堰公司、虹纬纺织、戚电公司......屋顶上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熠熠生辉。

在常州神力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楼顶,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源源不断为工厂提供电力,同时向国家电网输送余电。

神力电机安环部经理万伟:“公司投资600多万元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年发电量可达160万千瓦时,全年节约总电量约30%。”

近年来,常州经开区以绿色产品、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的培育创建,带动绿色技术推广应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转型,逐步构建从基础原材料到终端消费品的全链条绿色制造体系。

截至目前,全区拥有国家绿色工厂9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家,省级绿色工厂22家,全电规上工业企业550家;已荣获国家发改委“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江苏省绿色金融示范基地等荣誉,产业越发“绿”意盎然。

工厂要“绿色”,降耗、减排是关键。通过工艺全面升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是打造绿色工厂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及时监控污染物排放,中车戚墅堰公司“数字化”手段及时跟进。机车制造中心2号涂装库先行先试,投资建设1套废气在线监测联网系统,同步实施内部污染源自动监测管理制度,实现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管控监督,并完成在线监测视频监控联网。

在常宝钢管,技术赋能减碳增绿同样效果明显。常宝钢管相关负责人:“今年,企业仍持续推进节能减碳技改项目,通过节能型水泵应用、工业炉智慧燃烧应用、工业炉节能改造以及工业炉水冷壁式余热回收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吨钢综合能耗下降4.2%。”

近年来,常州经开区不断深化“创新链+产业链+资源链”融合,突出绿色、低碳导向,鼓励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突破,引领带动产业向新向绿。

企业是经济的细胞,如何让企业既保持活力又健康绿色?

近年来常州经开区按照“集约建设、共享治污”的理念,开展“绿岛”建设,实现污染物统一收集、集中治理,破解中小企业治污与发展难题。

省重大项目——绿色涂料集聚区项目通过建设“绿岛”,打造“公建配套辅助设施共享”模式,实现化工园区污染源头管控。

当前,常州经开区建成4个“绿岛”项目,在建2个“绿岛”项目,“抱团治污”后,企业节省一半成本,涂料、地板家居等产业集群迎来新生。

从宋剑湖生态湿地公园向南驱车约10分钟,便来到了宋剑湖光电科技港。园区新增了20台10枪电动自行车充电桩、6台双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可基本满足企业充电需求。去年,园区内的生产制造类企业生产废水均实现“近零排放”。

据悉,宋剑湖光电科技港已创成市级节水型园区,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等5项指标已达近零碳园区标准,成功入选常州市首批近零碳园区试点。

据了解,2024年9月,《常州经开区智能电网和低碳园区试点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发布,分三年推进智能电网和低碳园区建设,重点选择绿色产业园区、外贸出口相对集中的园区、“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绿岛”园区、科创产业园区等园区类型和市级及以上绿色工厂,创建近零碳园区和近零碳工厂。

跻身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常州经开区在更高平台上逐绿前行,“碳”路未来,必将生机无限!

 
 
主办单位:常州经开区管委会
详细地址:常州市东方东路168号    邮政编码:213025    站点地图
联系电话:0519-89863000   行政审批服务热线:0519-68762100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106  苏ICP备05003616号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微博 微信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106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