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州经开区重大项目开工迎来“高光时刻”——流体储运装备生产项目、远洋船舶用高性能焊接材料项目、新能源储能电器辅件(辅助材料)改扩建三大省、市重点产业项目,在7个工作日内相继完成“拿地即开工”,总投资额超20亿元,上演“七日三捷”的审批加速度,标志着经开区“拿地即开工”改革迈入高效化、常态化新阶段。
这场与时间赛跑的背后,是经开区以“三全”服务体系为引擎,推动重大项目从“拿地”到“开工”无缝衔接的改革实践,更是政务服务效能跃升的生动缩影。
三全”服务体系与“精诚办”深度融合
经开区项目高效落地秘诀在于“三全”服务体系与“精诚办”服务品牌的深度融合。在区数据局、建设和交通局、资规分局、不动产分中心等多部门协同发力下,经开区打造全流程帮代办服务体系,组建了区镇两级帮代办队伍,在区政务大厅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专区”,线上开通“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专栏,实现“一窗通办、一网服务”的便捷模式,推动项目攻坚从以往的“单打独斗”到如今“兵团作战”。
项目建设初期,经开区瞄准企业关注点开出“定制药方”。针对不同项目的“个性需求”,量身定制包含用地、审批、收费的“一项目一清单”,同时发放《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手册》,详细讲清每个审批事项要点,供各环节具体申报人员使用以提高申报效率。这种“量体裁衣”的全要素精细化服务,让远洋船舶用高性能焊接材料项目3天就完成从土地手续到施工许可的全流程审批,企业负责人感慨道:“每个环节都有人对接,每个问题都有答案,这样的服务比企业自己跑还贴心。”
全链条创新突破审批堵点
如果说全流程帮代办是“贴身服务”,那么全链条创新则是破解审批堵点的“硬核支撑”——前期推行“容缺预审+并联审批”,实现“地到手、证即发”,平均审批周期压缩60%;建设中整合水电气网报装,“一表申请、联合踏勘”让企业不再为管线铺设反复奔波;竣工时实行“联合验收+竣备即发证”,较传统模式提速10天以上。这一连串改革“组合拳”,如同打通项目审批的“任督二脉”,让企业从“等审批”变为“追着项目跑”。
重大项目拿地即开工常态化
数据是改革成效的最佳注脚:今年1—5月,“精诚办”帮代办团队累计为列入经开区年度重点建设计划的工业类项目开展代办等各类服务75户次,已组织审批协调会18次。推行各项改革以来,累计已有22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35个项目“竣备即发证”,13个项目完成水电气联合申报。
展望未来,常州经开区将继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精诚办”品牌服务,构建项目服务“精诚办”生态圈,让企业切实感受到政府服务效能的跨越式提升。
|